近年来,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扎实做好党员队伍建设,在优化党员结构、提升能力素质、规范党员管理、激励担当作为等方面持续发力,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效,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党员队伍。
严把“选人关”,建好农村党员“蓄水池”。建立入党申请人、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台账,摸清党员发展队伍的数量、结构、分布等具体情况及发展趋势,并做到动态更新,全面掌握党员发展情况。注重从社区“两委”、返乡大学生、退伍军人中选拔培养党员,真正把政治觉悟高、思想素质好、业务能力强、工作受到群众认可的优秀人员吸收进党组织。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的5个阶段25项流程,做到“成熟一个,发展一个”,确保每名新发展党员符合标准、手续完备、材料齐全,推动农村党员发展流程规范化。
严把“教育关”,打造素质提升“快车道”。坚持把党员学习教育融入日常、抓在经常,通过搭建“理论+红色+实践”三大课堂提升教育实效。抓实理论课堂,以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,通过集中领学、研讨交流、党课辅导等形式,强化党员对党的创新理论、政策法规、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理解。2024年以来,组织集中学习60次,交流研讨15次,带头上党课12次。创新红色课堂,组织党员前往党性教育基地,开展缅怀革命先烈、重温入党誓词、廉政教育等系列活动,引导党员坚守初心、补钙铸魂。打造实践课堂,将党员培训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,邀请农村致富带头人、科技特派员参与主讲产业发展课,到田间地头向农户手把手传授种植养殖技术,增加致富本领。
严把“管理关”,深耕分类管理“责任田”。建立红黄蓝党员分类管理台账,根据党员的年龄、职业、生活情况等,将社区122名党员精准分类为73名“红色先锋”党员,12名“蓝鹰希望”党员,37名“黄色暖阳”党员,并根据三色党员优势和特点,进行“分类别”管理。“定岗式”管理“红色先锋”党员,设立8个党员先锋岗位,鼓励“红色先锋”党员主动认领、履职尽责,在乡村振兴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、为民服务办实事等工作中担当作为。“跟踪式”管理“蓝鹰希望”党员,建立“一对一”常态化联络机制,每月通过微信、电话等形式谈心谈话,定时推送学习资料、公布党支部日常事宜,让流动党员流而不失。“关怀式”管理“黄色暖阳”党员,建立定期走访慰问制度,实行“1+N”结对帮扶,党员志愿者常态开展卫生打扫、帮办代办、上门送学等服务,让老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