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积极探索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新途径、新方法,淮北市烈山区精心谋划,有的放矢,聚焦“严、实、新”,让党员教育管理迈上新台阶。
聚焦“严”字,促发展党员提质增效。按照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》相关规定,立足工作实际,结合“控制总量、优化结构、提高质量、发挥作用”的总要求,严密制定发展党员计划,坚决把好发展党员“入口关”;出台《烈山区发展党员标准化体系》,细化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,按照“谁主管谁负责”要求,始终坚持“成熟一个,发展一个”;结合“党建+”五星“赛马”评比考核,抽调专人组成督查组对各党(工)委当年新发展党员进行督查,特别对考察、接收、备案等各个环节进行核查,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环节不漏,程序不错,资料齐全。
聚焦“新”字,促教育管理提质增效。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,深化拓展红色教育,发挥红色资源独特优势,制作“烈山红色地图”,打造烈山镇榴园“四眼井”、宋疃镇军王村“后方医院”、古饶镇“红色草庙”三点一线党性教育示范带,通过短片展示、演讲朗诵、学唱红歌等沉浸式体验,丰富情景党课内容,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实效。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相融合的形式,利用烈山南湖先锋、党员微信群、“学习强国”APP、远程教育等学习平台,丰富学习内容,确保党员“学而有效”。创新“书记夜校”,搭建“村干部实训基地”等平台,开办书记大讲堂12次,举办专题讲座32场次,播放远程教育片113次,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。
聚焦“实”字,促作用发挥成效显著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,在日常工作中履职尽责,在为民服务中主动作为,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积极开展“三报到”活动组织1147名在职党员、领导干部下沉社区,参与社区志愿服务,凝聚治理合力,提升服务水平;扎实开展“红色串门,暖心敲门”活动,在全区63个村(社区)建立并动态更新辖区居民信息台账,对1531名独居老人、慢性病患者、孕产妇等人群实行“标签化”管理,组织60名镇(街道)班子成员、233名社区工作者、314名网格员和128名楼栋长开展“串门”“敲门”1731次,提供民生服务、化解矛盾纠纷387次。